記得兒子四歲時曾經趁我不注意時,一次吃下三、四包醫生開的感冒藥粉,當時我嚇傻了。急急忙忙地帶著小孩上醫院找主治醫生,醫生檢查了一下說:「應該不會有問題,但是為了以防不測,先在醫院打點滴觀察一下。」在這之後,我很神經質的把藥品類放到很高的地方,避免被小孩拿到。
事隔幾年,小孩迎接能吞藥丸的年紀。在嘗試過吞藥丸之後,小孩覺得藥丸很難吞下去,每次都跟醫生要求直接開藥粉。我心想日本的藥品是世界上最小顆的吧!挑選吃藥粉,大概也是住在日本的小孩才有的舉動;因為是甜的,還是水果味。
前兩天兒子高燒,我拿了兒子的爸特別為兒子買的退燒藥,看了服用顆數後遞給兒子兩顆大藥丸,接著我拿水給他。只見他已經開始嚼起藥丸,我說:「你不喝水?」他說:「吃這種藥不需要喝水。」我說:「甜的嗎?」他說:「水果的味道。」
我這個外國媽媽只注意該吃幾顆藥,藥品的厲害之處寫在藥盒的正面、側面、說明書上,我卻一眼也沒注意。這種解熱鎮痛藥採用把苦味鎖住的特殊製法,服用方法時避開空腹,像吃汽水粉錠糖果一樣,在口中咬碎溶化即可。
左邊的是水果味道的止痛藥,中間跟右邊是維他命軟糖,都很好吃。
除了難吃的藥品被變得美味,各種維他命也被製成水果軟糖的造型。我常要注意別讓小孩偷吃太多顆維他命軟糖。把良藥變甜的製藥理念讓兒子減輕了吃藥的痛苦,順道解脫了媽媽「勸藥」的壓力、衝突的源頭。可謂「良藥不苦口,可救一家人。」
慢慢的我能理解日本超市販售各種特級食品——添加維生素、鐵、鈣…。的思維,這是醫食同源的延伸發展。與其講就天然無添加,正確的善用這種食品,人們上醫院的次數應該是能降低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