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木津川市当尾石佛小徑~遊京都卻不會人擠人的綠色小徑

相信喜歡紫陽花的人應該聽過以花卉繽紛聞名,被稱為紫陽花寺的「岩船寺」。這座寺剛好是位於当尾石佛小徑的起點,到達這座寺的交通路徑不難,從京都車站搭JR奈良線往奈良方向到木津車站轉搭JR關西本線往伊賀上野方向到下一站加茂車站下車後搭木津川市循環巴士就能抵達岩船寺巴士站。 下車之後往岩船寺走的路上,兩側有無人看店的小亭子販賣著在地特產。通通一百元!超乎想像的便宜,讓都市人每樣都想買回家,挑好想買的之後只要把錢算好投入收錢小盒子就行了。鑒於今天是來爬山的只能挑稀少又高貴的辣椒一包跟綠色茄子。 往前走幾步出現了有店員看店的小舖,原來是店裡還賣一些能填飽肚子的麻糬或是醃製品,種類繁多,登山前忘記準備吃的或喝的能在這兒做最後補貨。 多功能的觀光諮詢處也能寄信,不過週末休息。引人注意的是旁邊有一個鎌倉時代和尚洗澡的石浴缸,冰冷的水淋在身上的日常,在夏天是享受在冬天是修練;但我好奇的是在外面洗澡嗎? 爬上階梯付了參拜費用四百元,踏進大紅門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三寶塔及樸素的岩船寺本殿,本殿前的花手水有著讓人想多看兩眼的清秀。本殿內氣氛莊嚴,恭奉著歷史悠久的佛像並展示國家重要文物。   這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看見寶塔開門讓人參觀,沒想到內部的神像彩繪得如此絢麗奪目,這和正殿黃金裝飾及木頭原色的莊重感截然不同。參觀完寶塔後,我們出發前往石壁佛像的小徑。 這個地區叫『当尾』是源於地近奈良,從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到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僧侶為了避開塵囂紛紛來此地修行,在這裡建造了眾多佛塔。佛塔的塔頂相連成了壯觀景象『塔の尾根(とうのおね)』(塔的瘠樑),後來轉變為『当尾(とうの)』這樣的稱呼。 三體地藏磨崖佛:佛像高90公分,建造於鎌倉時代。 彌勒佛線雕摩崖佛:建造於1274年,伊末行的作品。位於古時候大馬路跟小路徑的交會點上,被認為是保佑旅人行腳健康的神明。 [...]

By |2024-05-20T15:14:45+08:002024 年 5 月 7 日|旅遊, 未分類|0 條評論

見識京都古蹟修復現場~大德寺的方丈重修工程

2022年11月5、6日大德寺的方丈重修工程開放免費參觀,我想像寺廟解體重修跟孩子玩樂高的原理很相像;加上這兩週孩子經常要我協助他們完成表演道具或是藝術作品,我腦海浮出了個主意──拉小孩看寺廟重修,激發他們獨自完成作品的潛力。 大德寺庭園最初由大燈國師建於鎌倉時代,現在的方丈建築則是建於1635年大燈國師逝世的300年忌。 來到大德寺方丈前,引導人員拿著牌子跟我們說,要排隊一個小時才能進入。我們猶豫了一下走到園內的其他開放庭院前想進去參觀,沒想到其他的開放庭院都要400到800元日幣的參觀費。不理解維護古蹟很花錢的小孩很不高興的說:「小氣看一下就要錢。」走回大德寺方丈前,排隊時間只剩30分鐘,我馬上決定排隊。攏長隊伍的左邊放了好幾堆拆解下來的屋瓦,右邊則是修復工藝的體驗棚。排隊時發現除了大人以外,也有其他家庭帶著小孩或抱著哭泣的嬰兒來參觀。 方丈是什麼? 原本是指邊長三公尺的方形建築,後來發展為長方形的建築。建築形式跟一般住家接近,作為住持的起居辦公場所。一般內部設計南側三個房間,北側三個房間的格局;每個房間都擁有各自的機能。一般設置的機能是放置牌位神像的「佛堂」,讀經修行的「室中」,靠近玄關的房間設計為接待室「禮間」。「禮間」和「室中」之後設置「檀那間」作為接待贊助者的貴賓室。「檀那間」北側的衣缽間是舉辦師傅遞交許可證儀式的地方。有時會設置「書院」作為住持的書房或辦公室,有時也會設置「庫裏」作為廚房餐廳使用。(資料來源:京都觀光Navi[京都市公式]) 這次參觀的大德寺方丈南北側各有四個房間,共有八個房間。「方丈」裡多設計了「雲門庵」來祭祀大德寺的創建者大燈國師,傳說是遵從其死後不再建立祭祀寺院的遺願而設置在方丈裡面。 走向工地二樓的樓梯,兩個人能通行。 [...]

By |2023-09-29T15:43:44+08:002023 年 3 月 18 日|旅遊|0 條評論

京都釣魚趣:ㄧ定要釣到魚

住在京都鴨川附近最大的優點是,到了夏天小龍跟小鼠能到河中玩水抓魚;可以感受到跟住在瀨戶內海時差不多的「戲水之樂」。 搬家到京都時,在小龍的強烈要求下我用泡棉箱把兩隻小金魚帶來了京都。原以為這樣就能緩解小龍的「思魚」之情。沒想到住京都的第二年春天小龍開始情緒不穩定,在鴨川抓魚已經完全無法滿足他發洩野性的需求;他定要釣魚。直到2021年春天,我們一直認為鴨川是不能釣魚的一級河川;能釣魚的地點在鴨川上游交通不便的地方。在沒車的情況下,我找到了從京都市坐公車或火車就能到釣魚場。 弁慶池(人工釣魚池) 到這個魚池的方法不但簡單也很方便。從京都車站出發主要的交通路線有兩個:(1)搭火車:搭乘峨野線往龜岡方向,搭乘六站在太秦站下車走22分就能到。 (2)搭公車:走到烏丸七條站搭市營巴士26號到山越站下車走路兩分鐘。 到這個魚池釣魚的好處是,人到就能釣到大魚;缺點是釣到的大魚不能現烤來吃也不能帶回家。我們借了釣具及附贈的魚餌準備釣鯉魚,小孩一個人兩個小時各一千八百元日幣,我陪小孩釣魚入場卷700日幣。這邊的出租釣竿是一根竹子綁魚線,魚餌是長條狀透明無色的果凍: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這麼原始的釣魚法。 我們在六月分的週日下午來釣魚,當天遇見家庭組兩、三組跟大朋友們兩組;他們都是開車來的。年輕的服務人員對於小朋友都會努力指導釣魚技巧,讓小孩能釣到魚。所以有一組家庭的媽媽抱著小嬰兒跟著幼稚園的兒子、先生也愉快的享受釣魚的樂趣。 這次釣魚體驗雖然愉快,但是因為花了錢(約四千五百元日幣)卻不能帶魚回家,讓小龍有點不滿。 琵琶湖 琵琶湖在日本是相當知名的釣魚場,很多日本魚友都希望一輩子能有機會來琵琶湖釣魚。從京都車站出發到琵琶湖不用半小時就能到達,讓人一點也不覺得到琵琶湖是跨縣市的旅程。 [...]

By |2023-09-18T15:04:57+08:002022 年 11 月 5 日|旅遊|0 條評論

看見龜岡保津川環境保護運動與觀光旅遊相結合的美好未來

在研究過台灣山區溪流保護運動多年之後,能在日本遇見這個希望以河川保育運動結合觀光旅遊的地域,該以日文的熟語「一期一會」來形容這個難得的緣分。整個環境保育運動歷經二十幾年的發展仍是往前進步的,結合政府、專業研究單位、環保意識人士的協助,在地人正思考如何結合深度旅遊與觀光客參與環境保育運動,讓觀光客實際學習保津川的發展史、環境保育的重要認知並實際參與環境保育活動。 泛舟的搭船處及寶特瓶藝術學習地點:龜岡水邊公園,位於JR嵯峨野線千代川站走路五分鐘的地方 生態旅遊的序幕 (1)了解保津川的發展歷史:   相信到過日本京都旅遊的大部分台灣人都會到嵐山,走過渡月橋到對岸賞楓賞竹林;而渡月橋橫跨的桂川就是保津川的下游。從龜岡市保津町到嵐山這一段河道稱為保津川。 京都能挑起日本首都機能長達一千多年的重擔,原因在於位處森林茂密、水源不缺的立地,能供應龐大人口的生存需求。保津川在平安時代首都西移建造長岡京(西元784年)、平安京(京都,西元794年)時就擔任從丹波運送木材到下游的機能。到了江戶時期(1606年)富商角倉 了乙為了將丹波的物產運到京都,花費巨資把保津川開鑿成利於船行並能運送大量農作物的河道。在此時期也出現了保津川遊船的風氣。但隨著明治32年(西元1899年)京都鐵道的開通,大正末期(西元1920年)卡車的出現;保津川的河運機能逐漸消失。 江戶時期興起的遊船起點在保津川町,終點在嵐山附近。明治40年(西元1907年)日本文豪夏目漱石曾在他的作品集「虞美人草」寫到,他特別從二條搭火車到龜岡搭船遊賞保津川風光;在這之後保津川遊船的名氣變得人人皆知。從大正時代到昭和初期,外國人乘船成為常見的景色。大正九年(西元1922年)更第一次招待英國皇子一行遊賞保津川的峽谷景觀;開啟招待國賓遊歷保津川的歷史。保津川雄壯的峽谷景觀,隨著四季變遷染上初春櫻花的粉色、春末新綠的綠色、秋季楓葉的繽紛色;一直到現在都是吸引國內外觀光客到訪的主因。 然而隨著近年來豪雨增加,1990年代中期以後每逢大雨過後河岸便堆積大量寶特瓶、塑膠袋、食品用保麗龍⋯等等塑膠類的垃圾。每年三月以船員為主的清掃活動越來越趕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到了2005年,年輕船員們發起了「保津川心淨化作戰(保津川ハートクリーン)」活動,將個人的河川清掃活動推展為保津川遊船漁協組合的組織性的活動。在面對難以處理的垃圾問題,除了定期清掃以外;積極向外發聲、參加研習、尋求各界提供解決策略。 根據遊船代表理事的說明,要清理海洋垃圾就必須清理整條河川沖積出來的垃圾。他讓我們看了專業的研究資料,從保津町放流的觀察記錄器流動速度緩慢,但只要有大雨一來,在幾天內就直接被沖刷到大阪灣。清理一條河川的垃圾需要居住在各個支流居民的配合;此外河川垃圾時時刻刻在出現,能掌握垃圾出現地點才能進行清理。所以利用手機APP隨時紀錄垃圾出現的地點、垃圾類型,在傳達清掃資訊時才能更精準無誤。 [...]

By |2024-07-06T10:36:15+08:002022 年 10 月 10 日|學習, 旅遊|0 條評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