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木津川市当尾石佛小徑~遊京都卻不會人擠人的綠色小徑

相信喜歡紫陽花的人應該聽過以花卉繽紛聞名,被稱為紫陽花寺的「岩船寺」。這座寺剛好是位於当尾石佛小徑的起點,到達這座寺的交通路徑不難,從京都車站搭JR奈良線往奈良方向到木津車站轉搭JR關西本線往伊賀上野方向到下一站加茂車站下車後搭木津川市循環巴士就能抵達岩船寺巴士站。 下車之後往岩船寺走的路上,兩側有無人看店的小亭子販賣著在地特產。通通一百元!超乎想像的便宜,讓都市人每樣都想買回家,挑好想買的之後只要把錢算好投入收錢小盒子就行了。鑒於今天是來爬山的只能挑稀少又高貴的辣椒一包跟綠色茄子。 往前走幾步出現了有店員看店的小舖,原來是店裡還賣一些能填飽肚子的麻糬或是醃製品,種類繁多,登山前忘記準備吃的或喝的能在這兒做最後補貨。 多功能的觀光諮詢處也能寄信,不過週末休息。引人注意的是旁邊有一個鎌倉時代和尚洗澡的石浴缸,冰冷的水淋在身上的日常,在夏天是享受在冬天是修練;但我好奇的是在外面洗澡嗎? 爬上階梯付了參拜費用四百元,踏進大紅門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三寶塔及樸素的岩船寺本殿,本殿前的花手水有著讓人想多看兩眼的清秀。本殿內氣氛莊嚴,恭奉著歷史悠久的佛像並展示國家重要文物。   這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看見寶塔開門讓人參觀,沒想到內部的神像彩繪得如此絢麗奪目,這和正殿黃金裝飾及木頭原色的莊重感截然不同。參觀完寶塔後,我們出發前往石壁佛像的小徑。 這個地區叫『当尾』是源於地近奈良,從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到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僧侶為了避開塵囂紛紛來此地修行,在這裡建造了眾多佛塔。佛塔的塔頂相連成了壯觀景象『塔の尾根(とうのおね)』(塔的瘠樑),後來轉變為『当尾(とうの)』這樣的稱呼。 三體地藏磨崖佛:佛像高90公分,建造於鎌倉時代。 彌勒佛線雕摩崖佛:建造於1274年,伊末行的作品。位於古時候大馬路跟小路徑的交會點上,被認為是保佑旅人行腳健康的神明。 [...]

By |2024-05-20T15:14:45+08:002024 年 5 月 7 日|旅遊, 未分類|0 條評論

關於小孩在日本看牙醫這件事:牙齒矯正最惱人

關於上醫院這件事 住過日本的幾個都市,醫院一般都是上午開門,下午休息兩三個小時後看診到四點或六點,六點以後算急診。習慣台灣夜間有診療的先生,剛回日本被夜間急診醫生罵說這種小感冒就該白天上醫院,幹嘛晚上打電話來求診;當時我先生也很氣:「我就是忙到白天沒時間上醫院啊。」所以適應日本生活,在快感冒前開始吃市售感冒藥變成一種儘量不上醫院的手段。 京都的醫院營業時間是比較自由的,來到京都之後,才發現京都醫院的服務精神發揮到極致。有只開早上的診所,有只開下午的診所,有開下午和晚上的診所,早上八點半開到晚上八點、中間休息兩次的診所;可以配合自己的作息選擇醫院,不會有晚上找不到醫院的問題。 有一次就發生我忘了小孩去的醫院只有開早上,還跟學校請假下午去看病的大烏龍。也因為要配合醫院看診時間,小學生上午請假上醫院變得很正常,小孩很清楚誰去了醫院,不像住其他都市的小孩常在放學後或是下午上醫院。 看牙醫 自家中小孩子3歲起,每隔3個月我就會帶他們到牙醫診所進行檢查並塗氟,每個醫院的收費都不一樣;一般的費用是一千到兩千日幣,收費標準也受各縣市的兒童福利政策影響。每次齒科衛生士都會告訴我小孩哪個地方沒刷乾淨,要注意哪顆牙有蛀牙的風險。牙醫跟齒科衛生士都會叮嚀我要每天檢查小孩刷牙的情況,幫小孩把沒刷乾淨的地方清理乾淨。說真的,口腔是人體相當敏感的器官,光是要求小孩刷牙就已經夠費精力;要每天幫小孩刷牙更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所以當媽的對策是經常提醒小孩塗上檢查牙齒有無殘留的藥劑,要求小孩把有顏色的部分刷乾淨。 京都非常重視小孩的牙齒健康,第一次帶小孩上牙醫檢查時,我跟醫生說很怕孩子蛀牙,能不能在他的牙齒上做保護素材,醫生說再觀察一下。等到付錢時,會計說可以回家了。我問:「多少錢?」她說:「不用錢」。兒子選了醫生送小朋友的造型橡皮擦,我很震驚的一塊錢也沒付就走出診所,因為這是住日本第一次碰見的情況。去了幾次不用付錢的牙醫診所,醫生覺得小孩的確要做點保護素材在牙齒上;打著花多少錢都要做的心態付錢時,會計還是說「不用錢!」原來是政府花錢保護小孩的牙齒,所以醫生很謹慎的了解小孩的需要。小孩的牙齒有多重要!小學每週施行一次免費含氟水漱口活動是每個小學生的福利。有這麼多人在提醒小孩別蛀牙,小孩不發現牙齒健康的重要也很難。 小孩每次看完牙醫最期待的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橡皮玩偶當小禮物,這是我兒收集的小玩偶。為了讓小孩們願意定期檢查牙齒,日本牙醫不但和善且經常會把醫院的一角營造成兒童能玩小玩具跟閱讀故事書的環境。 [...]

By |2023-09-28T15:39:09+08:002023 年 9 月 28 日|未分類|0 條評論

幫助日本人長壽的健康檢查執行方式

根據日本國內研究顯示,影響日本人長壽的兩個因素是­和食跟充實的醫療制度。和食中的脂肪量少於各國的飲食,以一天中平均每個人攝取的脂肪量為例,日本人少於美國人的一半。其中大量食用豆類製品,能防止動脈硬化;以米為主食的穀物跟魚類攝取量大是日本人的飲食特徵。自古以來,日本人喜歡喝綠茶,綠茶裡的兒茶素跟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功能。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政府為了改善國民營養缺乏的問題,推廣漢堡肉、咖哩等料理,加上和食料理的調整,維護了日本人常保健康的營養條件。 忘年之交的日本媽媽所準備的高纖高蛋白日式晚餐。晚餐中有滷油豆腐、豆皮壽司、整塊涼拌豆腐等豆類製品跟牛肉;其中醋醃蟹棒黃瓜海帶這道常備菜式日式料理中的健康開胃菜。 上了年紀的日本人會思考何謂理想的早餐,因為只有退休之後才能有悠閒的早晨時間好好享用有營養又美味的早餐。 而充實的醫療制度也是讓日本人長壽不可或缺的原因。記得剛移住日本時正好經歷生產、育兒的人生階段,一心想好好照顧孩子的我成為專業家庭主婦。位處都市郊區的町保健中心每年都會在町的月刊上廣告健康檢查的時間,並寄上一袋健康檢查項目表給居民;裡面有基本免費檢查項目跟町補助部分費用的特定年齡檢查項目或特定年齡免費檢查項目。除此之外,也有自費健檢項目。 人口只有3萬人的町每年會在保健中心及老人福祉中心舉辦團體健康檢査。剛開始我很乖的去參町保健中心舉辦的團體健康檢查,不過到了某一年,我心想也不用每年檢查因為自己很健康。沒想到保健中心居然寄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催促單,要我去進行健康檢查。當時很懊惱自己浪費了國家的錢來催我注意自己的身體。又有一年,先生問我有沒有興趣利用他上班單位的眷屬健檢方案,體驗一下某間大型公司附設醫院的服務品質。我抱著好奇的心去了,沒參加町內團體健康檢査的人也能選擇到跟町配合的醫院進行個人健康檢査,因此健康檢査的結果也會送達町保健中心。 在開始進入日本職場之後,我一直是個打工族,配合孩子的成長,換了幾次工作。根據「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的規定,雇主有義務讓職員接受健康檢查並負擔費用。通常各公司會在春夏之交發出健檢通知,大型公司會請配合的醫院到公司內進行團體健康檢查。不能參加團體健康檢查的人,則可以選擇自行到醫院檢查。而打工族如果僱用契約超過一年,每週工作時間超過正式員工工時的四分之三,公司就必須負擔打工員工的健檢費用。如果打工時間介於正式員工工時的二分之一以上到四分之三之間,政府希望公司能主動負擔打工者的健檢費用。如果打工時間未滿正式員工每週工時的二分之一,僱主則沒有負擔健檢費用的相關規範。對於應該負擔員工健檢費用卻沒有執行的公司,政府也立有罰則。 [...]

By |2023-10-05T20:37:30+08:002023 年 8 月 29 日|未分類, 生活|0 條評論

在日本曬澀柿

以前渡過黑水溝來到臺灣的羅漢腳,秋天看到柿子紅了,會不知不覺地想起老家眼眶泛紅犯起家愁。現在在臺灣很少看到的澀柿,日本到了秋天卻到處都是。對於來到異國的我,感覺好奇妙,原本不該讓我犯起鄉愁的東西! 二次大戰後的50、60年前,沒有零食的時代,秋季日本家家戶戶曬澀柿,一邊曬一邊被小孩偷吃。聽一位日本奶奶說,她小時侯沒有糖果可吃,水果裏最甜的是柿子,常因偷吃太多柿餅而肚子痛;所以現在看到曬好的柿子一點興趣也沒有! 在上班的公司旁邊有條鐵軌,鐵軌旁有一棵柿子樹,每到秋秊都長滿澀柿。慢慢聊解我愛嘗試各種事物的同事,問我想不想曬澀柿;我毫不猶豫地說好呀!於昰他幫我摘了25顆比拳頭小一點的澀柿。 為了第一次曬澀柿就能成功,我査了很多網路資料。一般的做法昰(1)在洗好柿子、削好皮之後,用繩子從蒂頭的地方綁住枝蒂部位。(2)放入熱水中浸泡10秒左右,吊起柿子曬乾水分之後,接著噴上食用酒精。(3)每隔2~3天噴一次食用酒精來防止柿子發黴及變色。曬的地方最好要有陽光且通風良好,如果遇到下雨天就必須把柿子拿到室內;這時打開除濕機或吹冷氣是防止柿子發黴的必要手段。 形狀像極了番茄、顏色卻跟橘子同樣,洗乾淨的澀柿有著營養滿點的表情。 曬了兩天柿子的顏色開始變得暗沉。 因為無法預測放在陽台自然風乾的柿子在三十天之後會不會鋪上厚厚的風沙, 或因柿子的甜味香氣招來蚊蠅;我為柿子套上了能通風的透明塑膠袋。 第一次總是讓人抱著一顆惶恐的心,期盼實驗結果是成功的。 原本以為澀柿要曬一個月才能吃,這兩天下雨,柿子常拿進屋裏。柿子已經變成乾扁的咖啡色柿餅,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曬滿三周的柿餅能不能吃;試吃完覺得可以吃了。沒想到小孩一回來也一直去偷摸,吵著要吃。我只好老實招了:「老媽已經偷吃了。」果然,小孩會一顆接著一顆拔下來吃,不阻止的話一定會吃壞肚子。 [...]

By |2023-09-23T15:37:06+08:002023 年 8 月 28 日|未分類, 美食|0 條評論

我家的暑假自由研究之路(一)

日本小學何時出現自由研究的教育理念? 自由研究開始於1947年,當時被視為一門學科加入了小學的學習指導要領。目的是希望能打破各學科教學的框架,讓各別差異的興趣能獲得發展。 不過這門學科只維持實施4年,隨著經濟高度發展;系統性的知識、技術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軸。進入好學校才能進入好公司的思維瀰漫社會,自由研究的教育理念隨之變得薄弱。這門消失了的學科,在老師們認為有存在必要的意見下,以暑假“自由研究”的作業形態復活,試圖引導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參考資料來源:NHKチコちゃん) 母兼師職主導研究方向期(小一~小四) 當家中老大上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可能因為身心成熟度不足、學校的作業量太大等原因;到開學前幾天都還在努力寫暑假作業。其中最花費時間跟精神的就是提出幾項作品來參加縣內或各單位舉辦的作品徵選比賽。比如:神社的寫生大會作品、報社的剪報作品比賽、採訪報導作品比賽、科學研究比賽、郵局的存錢筒設計比賽…等等。 剛上小一的孩子暑假時拿了一張A3空白紙,說要做一個海報,報導自己在暑假研究了什麼,學習了什麼。當時我兒連字都不能整齊的寫好(四月上了小一開始學習寫平假名,七月開始寫研究),更談不上選擇自有意識地選擇喜歡的題目進行簡單研究。 身為母親的我,理所當然的成為決定研究方向和指導寫作的老師。我判斷當時孩子的能力和身心成熟度只能夠做觀察為主的研究,另外我又思考到能在一個月內收集到研究資料的主題。在每年帶著孩子回臺灣過暑假的情況下,我讓孩子觀察老家的農作物―鳳梨的生長以及鳳梨的料理文化。(2015,2016年第一間小學) 學過教育的我,原本認為自己指導的小學一年級報告,在內容上應該是符合能力的好作品;但在偶然的機會下,一位當護士的家長很大方地告訴我,她家兒子的自由研究得獎了。她說因為自己小時候,每年都會在暑假結束時哭哭啼啼地去學校,原因是寫不出自由研究。於是她從過年後就跟小孩討論研究題目,開始收集資料並讓小孩閱讀跟研究相關的資料。一到暑假他們家就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到研究地點請專業人員配合自由研究的進行。原來日本小學生的暑假自由研究不一定是小孩一個人的功課,也可能是媽嗎的功課,或是某個團體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功課。不過,要求小孩能跟著媽媽的腳步完成一份優秀的自由研究,也得小孩有足夠的學習跟理解能力。在小孩二年級時我試著在過年後跟小孩討論研究題目時,我就體會到這個不能強求的個別差異,而揠苗助長更不是我的強項。 到了小學四年級,學校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提出自由研究的報告,不能像低年級時一樣提出一張A3的小報導(2018年第二間學校)。我問孩子:「老師有推薦的題目嗎?」小孩說:「像昆蟲或植物的觀察都可以。」日本有販賣實驗包或甲蟲幼蟲等各種幫助小孩完成自由研究的材料包;但我希望小孩不靠已經設計好的材料跟著步驟做出成果報告。因為慢慢探索研究內容、準備家中可用來研究的器具、修正研究計畫的錯誤跟方向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在臺灣鄉下最容易看到的材料是小螞蟻。所以這次我還是直接問小孩要不要研究外婆家內外的螞蟻;只要能玩實驗,玩什麼都行的孩子馬上答應。而這也是我最後一次為小孩決定研究方向。 [...]

By |2023-09-18T14:58:24+08:002023 年 8 月 18 日|學習, 未分類|0 條評論
返回頂部